小学数学练习机
首页 漂亮妈妈 孕前准备 怀孕期间 产前产后 婴幼儿护理 早期教育 胎教音乐 儿童读物 防辐射服 婷美内衣
语言教育的误区


  四个场景:幼儿语言教育的误区

  场景一:孩子出世后,绝大部分家长都满怀憧憬:快了,快了,就快会叫妈妈、叫爸爸了……孩子真的叫了,家长先是欣喜若狂,接着就“得寸进尺”:再等等,就该会背诗、会唱歌了吧?

  看来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父母亲们都明白。但是该怎样做,怎样不仅仅去等、而是想方设法促进这种学习,他们却未必都清楚。不然,下面这些爸爸妈妈们也不会身陷误区而浑然不觉了—

  喜喜迫不急待地想把幼儿园里发生的事告诉正在准备晚餐的妈妈。可是:

  妈妈:乖儿子,妈妈正忙着,你先自己玩吧。

  喜喜还是缠着妈妈。

  妈妈(无奈地):啊……嗯……好……好……嗯……嗯……(嘴上在答应着,其实根本没听清孩子说什么)

  误区一:不注意倾听孩子的话

  分析:促进儿童语言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倾听”,因为孩子尝试做出的任何表达和交流都是建立在你肯倾听——正确倾听的基础上。当孩子急于表达自己时,妈妈拒绝的或忽略的做法无疑会扑灭孩子的热情。经常如此,其恶果至少有二:一是阻碍了孩子交流的欲望,孩子很有可能以后变得不爱说话;二是孩子在听别人讲话时也学着妈妈那样三心二意。

  场景二:喜喜愤愤不平地跟妈妈告状:“妈妈,明明很坏,他,他,他抢—”妈妈(打断孩子):他抢了你的玩具,是吧,那你干吗不告诉老师?

  误区二:抢孩子话头

  分析:在幼儿语言表达还不甚流畅的情况下,不少心急的父母总是未等孩子把话讲完就抢先替孩子说。且不管你接下去的话是否能够代表孩子的真实意图,单就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来说,一方面,孩子在总被你抢话头后会懒于表达;另一方面,孩子可能会习惯于、依赖于你来接他的话头,变得总说半句话。

  场景三:在餐桌上,妈妈一边盛饭,一边和喜喜说话。

  妈妈:喜喜,妈妈给你做了你爱吃的蒸鱼,你要多吃点;吃完饭妈妈带你逛商场好吗?商场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有……

  妈妈不停地在问,但不等喜喜回答她又接着说下去了,一旁的喜喜于是只有点头的份儿。

  误区三:只让孩子当听众

  分析:家长不停对孩子讲话的习惯多是在孩子处于婴儿期时养成的,其时宝宝尚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做法无疑有益。但是,如果将这一习惯延续到幼儿期就欠妥当了。生活中常有家长能说会道,孩子却沉默寡言,其原因就在于家长的能说会道“荫蔽”了孩子,即从事实的和心理的层面阻止了孩子的表达。明智的家长不该光顾着自己说而让孩子被迫当听众,要和孩子一起说,让孩子在听说中不断转换角色,这样才有助于孩子的语言学习。

  场景四:吃完晚饭,妈妈带着喜喜逛商场。在商场里,妈妈突然想要了解一下喜喜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

  妈妈:喜喜,今天拿了小红花没有?老师教的东西你都学会了吗?中午吃了多少饭啊?……

  喜喜当然没有反应。这时候他正想着的只是:到了商场妈妈究竟会不会给我买巧克力和可乐呢?

  误区四:只与孩子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分析:孩子喜欢说,才能逐渐说得好。而孩子喜欢说的基础是他对这话题感兴趣。如果成人只与孩子聊自己想知道的话题,孩子就会不想说,不爱说,当然也就失去了语言训练的机会。

  怎么样,上面的场景中有你的影子吗?如果刚好对号入座的话,那可就该赶紧正本清源了。

  《孩子》观点:语言,思维的外壳

  语言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多数家长只理解了第一层,即用于交流、交际、表达和阅读等。这一点无疑很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此也专门提出了在培养幼儿使用语言方面的4大目标:

  1.喜欢与人谈话、交流;

  2.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但是,除此之外,语言发展就没有其他意义了吗?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结构系统,语言包括语音、语法、语义、语用四个方面,这样一个充满变量的庞大的规则体系,我们的孩子却在出生后短短的四到五年之间不经任何正规的训练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掌握了它,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孩子们又得到了什么?只是鹦鹉学舌吗?当然不。这就是语言学习的第二层意义:思维和智力上的提升与飞跃。

  正如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中提到的那样,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儿童的语言成就一方面反映了儿童认知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又刺激认知的进一步成熟。比如思维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抽象(逻辑)思维,其进行就必须依赖于语言,没有语言这个抽象符号系统,人类就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所以,别再以为语言能力发育的高低快慢无关痛痒。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请不要以为这位老人家是在开玩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语言学习方面当然也不例外;家庭教育以其长期性、浸染性见长,而语言学习也恰好需要这样。希望你的孩子的思维和智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年递升、迅速成熟?希望他走向社会后不至于沉默寡言、三缄其口?在他出门前,你先得为他准备好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语言课。

  至于这准备具体应该怎么做,请听我们慢慢道来—

  发展孩子的语言交往能力要对症下药。你可比照自己孩子的年龄段,让孩子配合进行以下测试,首先了解一下孩子现在的语言交往能力状况。

  三项测试:你孩子的语言能力打几分

  语言能力:好/较好/中/较差/差;分值:5分/4分/3分/2分/1分

  一、语言记忆和理解能力

  要求孩子根据下列语言指示,做出相应动作。

  1.去冰箱拿一个苹果出来,放在桌上的盘子里(2-3岁)

  2.去冰箱拿一个苹果、一个桔子出来,放在桌上的盘子里端给妈妈。(3-4岁)

  3.去冰箱拿一个苹果、一个桔子出来,放在桌上的盘子里端给妈妈后去洗手。(4岁以上)

  (注:孩子听到命令后动作连贯完成为好,动作稍慢但都能完成者为较好,能完成两个以上动作的为中,只能完成一个动作的为较差,听后一点也反应不过来的为差。)

  二、语言表达能力

  1.准确讲述自己和爸爸妈妈的名字以及家庭住址。(2-3岁)

  2.能描述自己熟悉的某种小动物是什么样子的。(3-4岁)

  3.描述自己一天的活动。(4岁以上)

  (注:孩子讲得内容越多、越准确、越有条理,得分越高。)

  三、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公园里,和爸爸妈妈走散了怎么办?

  2.把小朋友的玩具弄坏了怎么办?

  3.一个人在家时,有人敲门怎么办?

  (注:根据孩子实际年龄,办法越多,叙述越清楚,理由越充分,得分越高。)

  这只是对一般孩子的一般语言能力的一个未尽完全的测试,只供家长参考使用。所以,就算孩子的得分不能尽如人意也不必着急,你完全可以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下面是几个凝聚了几位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智慧的小游戏,应该可以帮助你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发展孩子的语言交往能力。

  五个游戏:发展孩子的语言交往能力

  游戏一:上楼梯(适宜年龄:2-4岁)

  玩法:父母与孩子一起上楼梯时,可用“剪刀、石头、布”的猜拳方法,确定输赢上楼梯。赢的可往上走两格楼梯,输的要说一句话(说话的内容可由家长和孩子商量决定,如:“我今天干了……”),看谁先到家。

  建议:说话内容应该随孩子的“兴奋点”调整。

  游戏二:打“怪兽”(适宜年龄:4-6岁)

  准备:

  1 家长用挂历纸画“怪兽”或其他孩子讨厌的人物图像(如能让孩子画则更好),尽量大一些,将之悬挂于门框(或其他合适的地方)。

  2 请邻里间的几个孩子一起准备“子弹”—先比赛用脚趾撕旧报纸,再用手把碎报纸搓成纸球,看谁搓得多。

  玩法:孩子们轮流用“纸球子弹”投掷“怪兽”的头像,投掷前必须先选定一个目标并将选择的原因告诉大家,如“我打怪兽的小眼睛,因为……”,然后开始击打,家长在旁当记分员,击中的次数最多者为胜。

  建议:可随孩子年龄的不同而要求其运用不同深度的形容词说出不同的击打理由。

  游戏三:东南西北(适宜年龄:4-6岁)

  准备

  1 做手工折纸“东西南北”。如下图:

  2 在手工折纸背面的四个方块上分别写上“东、南、西、北”四个字。

  3 在手工折纸正面的三角块上随便写字(或词)。

  玩法:

  本家问:“东南西北,去哪一方?去几次?”

  玩家答:“去x方,去x次。”

  本家把手指套在“东南西北”里按孩子所说的次数开合,停下后让孩子看里面写的字(词),然后要求孩子用这个字(词)说一句话。

  建议:家长与孩子间相互轮流问答,在家长答的过程中可为孩子进行语言示范,并要求孩子遇到同一个字(词)时不得说重复的话。

  游戏四:我是小主人(适宜年龄:3-6岁)

  准备:糖果、点心、图书、玩具等。

  玩法:妈妈对孩子说:“今天家里要请客人,我们一起来准备一下吧。”妈妈可以要求孩子按指令与其一同准备招待客人所用之物。

  妈妈扮阿姨,带着布娃娃来家里做客。阿姨敲门,孩子问:“谁呀?”客人回答:“是我,xxx。”孩子边开门边说:“阿姨好,小娃娃你也来啦,请进来吧!”“阿姨,请坐,娃娃请坐。”并拿东西请客人吃:“阿姨,娃娃,请吃水果。”过一会,孩子请阿姨看图书,并拿出自己的玩具同娃娃玩。当“阿姨”和娃娃提出要回家时,孩子再把她们送到门外说:“阿姨娃娃再见。请你们常到我家玩。”

  建议:妈妈先同孩子讨论如何做小主人。可先让孩子做小客人,然后再转换角色。除了游戏,最好现实中也经常邀请邻居带着孩子到家中做客,给孩子创造练习的机会。

  游戏五:小超人和小问号(适宜年龄:6-8岁)

  准备:

  1 三张椅子,在椅子上分别贴上超人、问号和孙悟空的标记。

  2 一张作记录用的大白纸(记录卡写原名)

  玩法:

  1 有问题的先坐在“小问号”的椅子上,提出问题;其他小朋友听后谁觉得能做答,谁就坐在“小超人”的椅子上回答。如“小问号”:“广州的春天为什么还会有落叶呢?”“小超人”:“因为……”另一位坐在孙悟空的椅子上,负责记录(用画表示也可)、评价。

  2 一问一答各得一颗五角星,数次后决出冠军颁奖(星星最多者为冠军)。

  以上游戏只是为家长提供了一些模本,智慧的家长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变换游戏的方式,随时随地提高孩子的语言交往能力。事实上,只要方法得当,再“笨嘴拙舌”的孩子都能炼就“铁嘴铜牙”。不信吗,请看—

  一个奇迹:脑瘫儿成为演讲高手

  儿子钟鸣4个月大的时候,我发现了他的异常:同龄孩子已经“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了,可他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到医院一检查,发现他患有脑瘫。

  语言障碍,这是一般脑瘫儿的共同特征,看来钟鸣也未能幸免。但我偏不信这个邪:只要他能发音,我就能要他开口说话!

  可如何教孩子开口呢?我从书店里买回许多幼儿看图识字的教材,每天一有时间就教他看着图片学说话,煞费苦心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可孩子并不买账,还是三缄其口。这时,一位有经验的朋友告诉我:“你整天拿着一堆死卡片对着孩子,他怎么会有兴趣呢?你应该多带孩子到公共场合、到外面去。孩子对活的东西比对死的东西有兴趣得多。有了兴趣才会想交往,才会学会说话呀。”对啊,到外面去!一言点醒梦中人。这以后,“外面”便成了我们的家。

  我最常带孩子去的地方是公园。我把自己看到的东西不断地对孩子说:“钟鸣,你听到了吗?树上有一只小鸟在快活地叫呢!你仔细听听,小鸟叫得多欢呀!”“现在是春天了,天变得好蓝,树全披上了绿色的衣裳!”……

  孩子开始无动于衷。几个星期以后,有一点反应了,他会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向树上睁大眼睛,想看看鸟藏在哪里,再后来,他的嘴里开始念:“鸟……鸟……”

  孩子终于开口说话了!我拿来录音机,把孩子学的话全都录了下来,不断地放给他听。孩子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感到很新奇,于是说话变成了一种游戏,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孩子乐此不疲地学了录,录了学。有时,我在忙家务的时候,就放录音给他听,他特别着迷。就算不高兴的时候,录音机一开他也立刻就咯咯地笑个不停。

  练习说话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交往。当孩子刚刚开始说的时候,不管他说得清楚不清楚,我都鼓励他在公共场合与人交谈,告诉他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应该怎样说,说些什么。在公园里,只要看到有小朋友,我就带着他去结交。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钟鸣变得特别爱说话,甚至常常主动出击,说这说那。我呢,他东拉西扯,我就信嘴唱和,只要他爱说就行!结果,先天具有缺陷的钟鸣在语言发展方面从未落后于别的孩子。

  钟鸣入学后,由于身体的原因,不能自由地与同学嬉戏,又变得不爱讲话了,遇到什么事情总想叫我替他去办。对此,我毫不妥协。我想,如果这个时候包办了孩子,那么,他利用语言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差,以后很可能就会变得孤僻、内向。我给他讲清道理,遇到他需要开口求人的时候,我就有意地回避开,把他扔下不理。久而久之,他知道我不会做他的代言人,也就只好自己开口了。

  想了解钟鸣现在的语言状况吗?看看下面列举的这几项获奖情况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1997年获上海市残疾人“自强者风采”演讲比赛优胜奖;上海市“逆境奋起靠自己”演讲比赛三等奖;上海市“永昌杯”《我的祖国》演讲比赛特等奖;

  1998年获第三届少数民族演讲比赛一等奖;

  1999年获得“我爱祖国”获奖作品演讲会二等奖;

  ……作为脑瘫儿,儿子能够成长为今天的模样,我身为他的母亲,也想大声说:儿子,你的人生是一个奇迹!奇迹往往在平凡中诞生,能否成为奇迹的创造者,也往往视乎家长有心无心,视乎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这一点即使对于这位成功的母亲也不例外。因此,在最后,我们不会忘记为您献上一份实实在在的礼物—五个原则:让你的孩子能说会道

  多与孩子交谈

  与孩子的交谈应从他一出生就开始进行。比如说,当婴儿啼哭时,母亲可以一面喂奶,一面用温柔的声音、微笑的表情对他说:“宝宝吃奶,宝宝很乖……”让婴儿藉着声音来感受母爱和安全。对于稍大的婴儿,家长应经常对着孩子重复说他所做的每一动作,见到的每一件物品。

  参与幼儿活动

  幼儿不具备足够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因此,在日常活动中,有时会用粗暴的动作代替语言。这时,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间,就可以适时地引导孩子使用恰当的语言。例如明明想玩东东的玩具,不会表达,只好伸手去抢,这时,妈妈可以代替他对东东说:“请借给我玩好吗?”如此一来,明明既和平解决了问题,又在具体的场景中学习了用语言来表达思想。

  示范正确的语言

  孩子的语言能力大量地是从模仿中学习的,因此,在和孩子讲话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为孩子做良好的语言示范,并随时用巧妙的、不伤自尊的方法纠正孩子不正确的语言表达。

  有一次,一个3岁的小朋友自己脱掉衣服后很兴奋地告诉我:“我会撕破衣服。”我听后一边微笑着点点头,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和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一边又用温柔、清楚的声音慢慢地对他重复说:“很好!你会自己解开钮扣,自己脱衣服。”听了我的话,孩子也兴奋地跟着我说:“我会自己脱衣服。”

  讲故事给孩子听

  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就经常重复地为孩子讲述文字优美的故事,会对孩子的语言能力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读着读着,有一天你会惊喜地发现:“笨嘴拙舌”的孩子不知怎么就突然变得伶牙俐齿了。

  给孩子演“戏”的机会

  孩子稍大后,可以鼓励他将看过的故事表演出来。这不仅能启发他丰富的想像力,扩大他的思考力,亦可培养他说话的勇气及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

  责任编辑:欣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