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学习-识字与阅读(1)
谈谈孩子语言学习的问题:
大家十分关心孩子的语言发展,在讨论中对是否教儿童识字的问题争论很大,有的妈妈甚至主张在孩子还不会讲话时,就教孩子识字。我给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儿童的语言发展是整个儿童认知发展的的一个重要方面,言语心理的发生、发展机制、过程和儿童认知水平之间的关系我就不给大家讲了。我们常常把儿童语言能力作为衡量儿童智力水平的一个标尺,特别是衡量儿童言语智力的发展。和儿童社会行为的关系也很密切。从语言发展中,可以看到儿童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儿童的抽象能力,儿童对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等等。
我们一般把语言分为口语和书面语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儿童语言的理解还存在一种中间状态的语言,这就是视听读物。儿童首先发展起来的是口语,对母语的学习是通过对口语的理解和表达奠定基础。所以幼儿时期语言学习应该主要是口语。
无论是口语和书面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核心。孩子在不会说话前,就已有很强的语言理解能力,十个月的孩子,你说"杯子",他就用手指杯子,刚会走路的孩子,你说:"把小狗拿来",他就摇摇摆摆的去拿玩具狗。妈妈说:"吃饭了",他就去拖凳子。刚开始说话的孩子讲单词句、一岁半到两岁之间讲双词句,两岁到两岁半之间主要是电报句,逐步到六岁左右,儿童会讲各种复句,儿童的语法、句法、对语意的理解到很成熟的水平。但儿童语言的表达能力差异非常大,有的孩子在入学年龄语言的逻辑关系不清,对简单的语言材料的组织不好,表达有限。但像王勃五岁能写出流传于世的诗歌。口语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所以我们不赞成孩子在还不会说话时就识字,或儿童在口语形成时期就学习书面语言。
儿童语言心理的发展和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很强,那些先出现,那些后出现,是有很强的规律性,儿童什么时候能说主谓宾结构的句子?形容词一般在什么时候开始?被动句的理解和表达在什么时候?儿童对成人语言中不同复杂程度逻辑关系的理解和表达等等。都是有很强的规律。孩子达不到这个阶段,你给他讲的再复杂,也是不可能接受。一个月前,有个妈妈来找我,孩子一岁两个月,问语言学习的问题,我说让她给孩子多讲话,她前几天又来,说孩子不喜欢她讲,我问讲什么,她说讲童话故事,我说,肯定是对牛弹琴。一岁刚过的孩子能理解那么多的故事情节,那么复杂的逻辑关系吗?所以培养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要根据孩子语言和认知发展的水平来制订。
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最重要的,一个孩子在入学前,他的理解能力很强,很长的故事中很复杂的情节,他都能理解。在故事中很隐喻的情节都理解,故事中很复杂逻辑关系能理解,着就说明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很强。现在有电视,衡量一个五岁--六岁之间的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很简单。有的孩子喜欢看成人的电视和电影。这就说明这个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很强,他能看懂,看不懂,他不会看。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书面语言的能力也是很快,很强。一个孩子在六岁前能达到小学毕业的阅读能力,但到六年后小学毕业时,他和班上很多孩子在阅读方面没有差别。(他的父母不知道怎样使他继续向前发展)
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是建立在语言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一定要有很好的理解能力,才能谈很好的表达能力。但是理解力好的孩子,表达力是不是就一定很强?不是,有的孩子理解力很好,但表达能力很一般。表达能力也要对孩子进行训练。你想一个六岁不识字的孩子,能给编一个很生动的故事,以后当他上学,开始学写文章时,难道他的作文写不好吗?
学习书面语言很重要,从有文字以后,人类文化传播、继承的主要载体是文字。所以人类文明为什么在近五千年发展得如此迅速。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为什么对人类的发展如此重要。我也同意在幼儿期学习书面语言(我的孩子在三岁生日那天开始教他书面语言,在不到五岁达到小学毕业的阅读能力。不到五岁,报纸可以随便读,读少年科学画报。他学的也很开心和愉快)。口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非常重要,我不赞成一般的家庭教幼儿学习书面语言,因为这些父母没有专家指导,他们也不懂,很多做的是无用功。该发展的没发展,是孩子应该打下的基础没有搞好,甚至还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最后,简单谈一个问题,教孩子识字就是教孩子学习书面语言吗?不是,有的孩子学会近千汉字,他还是不会阅读。不会阅读就等于没有学会书面语言。
琵琵妈、宝宝娘:孩子语言学习
怎么帮助孩子的语言的能力发展,对于两岁--三岁的孩子,单句已经可以很好的表达,就需要进一步给予帮助。琵琵还不到一岁,一岁半多一点,能说完整主谓宾结构的单句,问句表达的也很好,语言发展的比较快。比宝宝发展的还好一些。我给你们提一个简单的方案。
一、用录音机听儿童故事和儿歌现在有视听教材,动画片,孩子是通过情景和动作来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语言来理解相对比较少。现在孩子很喜欢看动画片。动画片也很多。所以我不做强调。但是听磁带就不同,孩子主要是通过语言来理解情节,对孩子的语言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磁带上的故事语言就相当于在口语和书面语言之间。接近口语,又和书面语言和接近。首先,孩子小,对关系复杂的故事接受不了,要去选择故事简单、趣味性强、内容不要太长的故事给孩子听,他喜欢的可以反复听,要鼓励孩子听,刚开始可能要陪,以后就让他一人听。当开始选择的级别读物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要选择故事更复杂、内容更多的一些读物。
二、爸爸、妈妈也给讲故事对读物的选择的要求同上。
三、要求孩子讲,这点很重要,训练他的表达能力。对于听磁带还是妈妈讲的故事,鼓励孩子讲,开始可能讲的很差,不要打击他,一定要鼓励他。慢慢训练他把情节讲完整,这样你才知道他可能理解多少内容。然后,慢慢让他讲的生动一些。如果一边讲,一边有动作和表演,是最好的。在讲的过程中注意,有些关键性的句子的表达。一个故事鼓励他反复讲,有提高一定要表扬。(父母此时就是一个导演)鼓励孩子在讲故事时自己加内容(瞎编也可以)
四、鼓励孩子看成人的电视(因为电视的对白主要是口语),当然太难,他看不懂,就干别的去了。
五、鼓励孩子多和他人和比他大的孩子讲话,一是锻炼他的语言能力,和同龄孩子讲话对他的语言能力提高不大。再则,可以帮助他社会交往能力。
如果在3-4岁发展的较好,可以考虑教他阅读。
壮咪妈:
学汉字的讨论还没结束!
最近一直想跟你讨论学汉字的事,总没机会见面,千万别不谈了呀!一直以来,国内对幼儿学汉字都有争议,正反双方的理论和例证也似乎都很充份,也因此难下定论。前一阵听国内的朋友说,似乎不主张学的声音较大,但教幼儿学汉字的家长们仍然前赴后继,且波及一些幼儿园。我和壮咪爸反复读了张教授关于语言学习的所有帖子,尤其是一些理论性的,有一些启发。就壮咪学汉字的问题,我们的原则是1,理论联系实践;2,具体情况具体分析;3,于壮咪有一分益处,我们也要做十分努力。
理论联系实践:在拜读张教授的文章时,开始我们对提高书面语言阅读能力的概念不能理解,(我们曾试图进入张教授的主页,希望找寻更多材料,以帮助理解,但没成功),后来,我们的理解认为,认字是书面语言阅读中非常表象的东西,它较深层的意义应该是对书面用语中,较复杂的语法,修辞以及逻辑关系等的理解能力。因此,在孩子具备这种理解力之前,所能识别的字只能是一些无意义的字符。比如,芬兰语的发音非常简单,你只要会念基本的29个字母,就能读任何文字,所以芬兰小孩子会念报纸决非难事,但真正可称为会阅读的就难说有几个了。壮咪学识字是从他一岁半开始的,当时他还和他爷爷奶奶住在国内,是他奶奶开始教他的。他学会的前50个字是在三天之内学会的,当时他对学字十分感性趣,认为是一种新游戏。但此后他奶奶给我们打电话说,他不愿意学字了,我们当时认为不必强求,因此就停了一段时间。壮咪来芬兰时是他两岁多,我又开始教他学字。我每天争取跟他玩15分钟认字游戏,为此我必须不断想出新玩法,以刺激他的兴趣。这样他学了近400多字。在壮咪学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对他能理解的东西的字认得快也乐意应用,如在书上,网上,报纸上碰到这些字,他会象非常兴奋,比如一些动物名称,但对于一些概念性的字就没什么兴趣。可能就是说,如果孩子的理解能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有些字在他那儿只能作为符合储存着,直至他能力达到时,才有用处。在这个储存的过程中,要让他不忘记这些符合,家长需做出非常多的努力,这是否值得和必要就有待商榷了。
(时间已晚,现写到这里,如果你有兴趣讨论,我将继续下去。总之,我认为我们这些爸爸妈妈们可以多讨论,包括对张教授的帖子,这样可以相互帮助,尤其对张教授的一些理论性帖子,因为对于张教授来说最简单的理论,真正翻译成可操作的实际方法也并非易事,至少对我们来说,颇费思量。但如果群策群力,就能将深奥的理论转变成易懂的妈妈语言,对大家都十分有用。而且,心理理论和任何学术理论一样,是指导实际的基础,我们一旦真正理解了理论,许多实际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与事事儿妈共勉!!
壮咪妈:学语言?
看了你们写的帖子。我才发现你们对教孩子识字如此执著。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孩子是学习语言而不是学习"字"。成人看来,学会识字,就是学会语言。为什么我会看报纸。看书?就是因为我会认字。其实学习语言和识字之间不能划等号,有的人,大字不认识一个,他的语言能力也和强。我所处的武当山下有一个故事村,是一个非常贫穷的村庄。现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村的人祖祖辈辈都讲故事,讲的非常好,这些故事都是他们编出来的。这些人祖辈大都不识字。现在这个村有文化的人也很少,能念个小学的人不多。我出生在鄂西北偏远山区的一个小县城。文革那年我十一岁。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样的,传统的社会是什么样的,你们都不知道,你们没见过。十岁以前的我,经历了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最后一幕。街头的茶馆,是大人和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那里有说书的。天气好的时候巷子里晚上也有说书的,唱歌的。这些是个人娱乐。大人和孩子最喜欢说书、唱歌、听戏。一个故事不知道要听多少遍。很多大人、小孩学着说、学着唱。在农村里也是,晚上的稻场里,挤满了大人和孩子,听说书、唱歌。夏天踩秧时,十几里长的沟此起彼伏的秧歌声,两山头阵阵的对歌声。两三岁的孩子们都跟着唱和说。我见过很多民间艺人,根本不识字,说书极精彩。很多人都没有文化,听他给说一段"长坂坡",很是精彩。我的大伯,只上过一年私塾。其语言能力要比现在文科毕业的好多大学生不知道要强多少。很多人都是这样,中国的文化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几千年文化的沉淀。孩子的语言能力和伴随着的认知能力也能得到开发。六六年,文革开始,什么都没有了,在长达十年的时间,每天晚上,大家昏昏欲睡,非常疲倦的学习"毛主席语录",要看只能看毛著。要说只能说语录。每个家里所有的有字纸片都烧了。几千年的文化就这样受到毁灭性的摧残。现在我们的孩子靠什么学习我们的语言,靠日本动画片那贫乏的"嘿"、"嗨"声?靠妈妈教的几个字?靠小学到中学那贫乏而苍白的语文课本。里面的很多文章除了具有政治意义,还有什么?靠学校里语文考试的繁杂的语法?靠语文老师们都说不清的"要点"和"大意"?北大罗启立教授说:"现在文、史系毕业的本科生,大部分人读不懂'幼学琼林'"而这本书是过去的蒙学读物。
我要去给学生上课,下午再给你谈谈教孩子识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