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小儿疾病的手段
由于婴幼儿即使身体不舒服也不会用语言表达,所以发现疾病比较困难。但是发病时会有情绪不良、哭闹、食欲减退等现象出现。
母亲平时要多留心观察孩子的饮食起居。母亲对孩子的异常表现非常敏感,这可以帮助医生 尽快了解孩子的病情。
另外,伴随着学龄期、青春期的到来所产生的心理疾病也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饮食起居做出判断。
全身状态的好坏是判断病情紧急与否的关键
就诊时,与发热、腹泻等症状相比,医生更重视全身状态的好坏。例如小儿虽有发热,但仍蹦蹦跳跳,食欲良好,睡眠正常,就不必担心孩子会有重病。
是否马上去医院,要根据孩子的身体状态进行综合判断。
感到孩子有异样时最好上午就诊
去医院最好在上午。这样,给孩子看完病就可以安心了。
有些母亲因工作或家务事忙,在医院快下班时才带孩子就诊。这样一来孩子病情即使严重,由于时间太晚造成有些必要的检查做不了,如须入院,手续也很难办理。
小儿病情易变且很急,所以就诊后也要特别注意。如发现异常且身体状态不佳时,应在当日再去就诊。
母亲平时观察到的异常对医生的诊断很有帮助,资料越多,诊断越明确。所以就诊之前请把以下几项记在笔记本上。
①什么时间出现什么样的异常,主要症状是什么。
②身体状态(食欲、情绪、睡眠等)如何。
③记下发热时的体温、就诊前的体温。如表。
④注意记下就诊之前在什么时间孩子服用了什么药物,就诊时告诉医生。
说不清楚的症状最好用摄像机或照相机拍下来
出现用语言难以形容的症状,但去医院时症状就会消失的话,要及时利用摄像机和照相机记录下来就会方便于诊断。
例如起湿疹时用照相机拍下来,夜里出现特征性咳嗽时用录音机录下来,发现小儿异常怪异的动作时,也用摄像机录下来提供给医生。这样会使提供的资料更加准确。
最好是了解孩子病情的人带孩子去医院
有时母亲忙,由父亲或姥姥带孩子去医院。这时带孩子看病的人一定要问清孩子的症状,以便向医生描述,如叙述不清,医生就不能准确地做出诊断。
对孩子的病要有正确的态度,不要神经质
小儿感冒和病毒性肠胃炎等病都是被成人传染的。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保育园或学校,患病的情况就会突然增多,让父母很担心。但是对于要过集体生活的孩子来说,这些是难以避免的。虽然孩子的身体健康很重要,但是没必要因怕孩子得病而神经质,应该做好一旦孩子生病应如何应付的思想准备。
孩子每得一次病,体内的抵抗力就会增强一分。所以说,得病也有其正面作用,可以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