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宝宝合格的“家庭医生”吗?
宝宝有个头痛脑热,爸爸妈妈就得担当宝宝的“家庭医生”:观察病情、及时送医、配合治疗……任务还真不少。
为了帮助您胜任这份重任,笔者请教了上海博爱医院儿科的陆江医生,请他为年轻父母做个“全程辅导”
★建一个宝宝健康档案
给孩子建立健康档案,可以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遇到孩子生病的时候,也能有所参考。
这件事听起来很专业,其实一点儿都不难。
宝宝出生后,他的小脚印就是档案里的第一份文件,此后,每年将他的健康状况、生长指标(如身高、体重、视力、听力、语言能力等),就医情况(如患病时间、起因、症状、看病医院、主治医生、服药打针情况、痊愈时间等),记录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就可以了。
#小小提示
给孩子做健康档案的方式方法,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别出心裁”,如:在电脑里做备份、做成相应的图表、配上宝宝成长的照片等。
★备一个宝宝专用小药箱
几乎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些常用药。需要提醒的是:爸爸妈妈用的药,应当和宝宝用的药分开放置。宝宝专用的药箱不必太大,但里面应该有一些对症的常用药,而且要分类摆放、标识清楚。
孩子的身体情况各不相同,该备哪些药,最好先请教熟悉孩子病情的儿科医生。以下所列仅供参考:
1、内服药(包括中成药)
·感冒药、抗病毒药: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
·解热退烧药:百服宁、美林、小儿泰诺
·助消化药:胃蛋白酶合剂、吗丁啉、乳酶生、多酶片、妈咪爱、小儿消积丸、健儿散
·止泻药:黄连素、思密达
·止咳药:急支糖浆、鲜竹沥
·抗生素:希刻劳、希舒美、阿莫仙 ·预防中暑药:人丹、十滴水
·预防晕车药:晕动片
2、补益药
·补钙剂、鱼肝油、维生素C等
3、外用药
·碘酒、双氧水、风油精、绿药膏、酒精(75%浓度用于皮肤消毒;50%浓度涂擦皮肤,可为高热病孩降温)
4、其他用品
·创可贴、防过敏胶带、棉花、棉签、体温计
#小小提示
宝宝专用小药箱,要放在宝宝够不着的阴凉、通风处;每隔3个月,应清理一次药箱,将那些过期、变色、变质的药,清理出去,有必要的话,再补充一些进去。
★宝宝用药Q&A
Q哪些成人常用药不能给孩子服用?
A一些成人常用的药物,宝宝服用后会有副作用,甚至产生更严重的后果。这些上了“黑名单”的西药包括:
安定、阿司匹林、氟哌酸、氟嗪酸、环丙沙星、维生素K、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氯丙嗪等。
“是药三分毒”,大部分的中药或多或少都有毒性。一些中草药,如巴豆、番泻叶、商陆、水蛭、麝香、蟾酥、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及雄黄等,医生们给孩子开处方的时候,大多不会使用;而含有某些成分的中成药,如六神丸、复方甘草合剂等,更不能随便地给2岁以下的宝宝服用。
此外,像滴鼻剂、紫药水、碘酒、硼酸,甚至花露水等外用药,也要充分考虑到宝宝是否适用、会不会过敏、剂量是否太大,会不会产生副作用等情况。
Q按成人的药量,分一半给孩子吃,这样做妥当吗?
A一般常用的药物剂量,是指成年人的用量。孩子的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无论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机能,还是对药物的敏感性,都和成人不同。
比较通用的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法为:儿童用药剂量=儿童体重/60×成人剂(其中60=成人平均体重,单位:千克)
照此计算,如果孩子的体重是20千克,成人的剂量是3片,那么孩子只能吃1片药;如果孩子的体重是30千克左右,那么,每顿的剂量就是1片半。
#知识链接
由于宝宝的肾功能发育尚不成熟,药物排泄缓慢,在体内的释放作用时间也相应延长。因此,给他们用药,除了注意剂量外,还要注意延长给药的间隔时间,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给孩子服药。
Q:价格昂贵的药更管用吗?
A:有的爸爸妈妈认为,价格昂贵的、新研制出来的药,效果一定比较好。其实,这种说法很不科学。
如果宝宝得的只是普通感冒,医生通常配的是抗病毒的药物;如果有炎症,最初都配给青霉素或红霉素,而不主张选那些价格较贵的新一代抗生素。这道理很简单,能用老一代抗生素控制、治好的病,为什么一定要选新抗生素呢?如果宝宝用了新药,身体里产生了耐药菌株,以后再发病了,该吃什么药好呢?
#小小提示
自行购药时,一定要去那些经过GSP认证的规范药店;千万不能贪便宜,购买没有资质的药店里出售的打折药。
Q什么样的服药姿势最正确?
A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医生通常都提倡站立服药,因为这样能使药物直达胃肠道,并被充分吸收。
尽管让宝宝好好站着吃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妈妈们还是要多想点对策,尽量让宝宝以站立的姿势服药。因为如果坐着或躺着服药,不论喝下多少水,都只有一部分药进入胃内,而另一大半的药在经过食管时,会粘附在食道壁,被“截”住了。这些药物既不能完全发挥药效,又对宝宝的食管有伤害,多不好啊!
Q为什么不能捏着孩子的鼻子灌药
A很多家长都有体会,给孩子吃药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为了能让宝宝早一天好起来,于是,有的父母就狠下心来,捏着孩子的鼻子,迫使他们张开嘴巴,往里硬灌,结果呢,弄得孩子大哭大叫。
其实,这种服药方法很不好,药物即使给灌进去了,还有可能随着孩子的哭叫而被吐出来;要是灌得不好,药物会呛进气管和支气管,甚至会引起窒息,危及生命。
所以,如果宝宝不愿服药,妈妈就不要直接给他们吃药丸、药片,可以将药研成粉末,加水和糖调成稀汁,哄着孩子服下。
#知识链接
服用助消化类、维生素类和止咳糖浆类的药物时,不宜用热水冲服,否则,会影响疗效。
Q:医院的常规检查,学龄前的宝宝都能做吗?
A:一般情况下,医生们是不主张给患儿做胸透的,因为这对孩子的身体有影响;而血常规、X光、CT、核磁共振、B超、心电图等,都是医院的常规检查,对孩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影响,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二项,作为诊断病情的依据。
Q:哪些家庭治疗器材宝宝不适用?
宝宝年龄还小,像按摩椅、按摩器这类仪器,是根据大人的身体设计的,不适合幼儿使用。
至于传统的火罐,以及那些功率较小的仪器,如免火火罐、红外线治疗仪等,家长们可以有选择地为着凉、咳喘的宝宝做理疗;在使用过程中,还应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对那些会产生热效应的仪器,大人必须随时守在宝宝身边,以防烫伤和其他意外情况。
●程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