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要做妈妈了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准妈妈与肚中的宝宝经历了9个多月的同声共息,终于迎来了相见的时刻,想来这是多么令人激动和兴奋啊!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位准妈妈都可以正确地对待分娩前后这一过程。
做为一名产科医务人员,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与产妇打交道,耳闻目睹了许多迎接新生命的故事。
米娜要当妈妈了
米娜是一名32岁的产妇,也是一名成功的IT人士,由于多年忙于事业迟迟不肯生育。如今,她已迈入30岁的门槛,看到周围朋友同学纷纷做了妈妈,抱着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甜甜地称呼自己“阿姨”,此时,她产生了由衷的羡慕,于是与老公商量:“咱们也要个孩子吧。”
调整生活规律,戒烟限酒,服药调理月经……终于克服了上班族“不孕”的噩梦,好不容易怀孕了。米娜很认真地定期来做孕期检查,询问孕产知识,并翻阅了大量的育儿书籍和杂志,还记录在小本子上。我们都感慨:真不愧是高级知识分子啊,就是不一样。
终于,预产期来了,米娜按时来病房住院待产。一进病房,她就看到走廊一位剖宫产的产妇刚从手术室被推回病房,她真吓坏了。她瞪着眼睛一个劲问我们:“我会不会也做手术?太可怕了!孩子会不会出意外呢……要不,直接做手术得了,听说手术不破坏体型……”
这种产前紧张焦虑的孕妇比较多,常见于知识分子中。我们耐心地给她解释: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只要积极配合,一般都会顺利生产,这也是每个母亲必须经历的,除非有特殊情况,如生产过程中胎心不好,经纠正后无效,或脐带绕颈2周以上,才可能进行剖宫产手术。
然后,我们领她到产房四周转转,熟悉熟悉入院环境,提醒她准备好新生儿被褥尿布以及个人换洗的内衣、卫生巾等物品,这样可以分散她的注意力。但看得出她还是很担心,在病房里东张西望,一个劲儿地问:“生的时候是不是很疼?怎么个疼法??”最后,米娜竟然忧心忡忡地掉泪了。
“早知道就不要孩子了。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以后克隆一个就是了。”听着她的傻话,我们忍不住想笑。其实,她就是还没有调整好做妈妈的心态,是分娩前紧张的典型表现。我们就和她聊聊天,告诉她,谁也不能替代自己分娩的过程,只有经历过分娩才能增加为人母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渐渐地,米娜好像释然了,静静地呆在病房里等待着分娩的来临。
分娩过程开始了
下午3点,米娜开始出现宫缩,疼痛使她满头大汗。开始她还能忍耐,但渐渐地就叫出声音来了。我在旁边握住她的手,轻声安慰她,家人帮她喂水,并轻轻按摩她的腰部。
等到宫缩加强时,米娜痛苦的叫声越来越大。我告诉她,大声叫嚷会消耗体力,所以要忍耐。疼痛加剧,她带着哭腔说:“我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干脆做手术吧!”然后,她赌气地不再配合呼吸了,将毛巾被蒙上头嚷着说:“不行啊,求求你,我要做手术,我不努力了!”
我听了听胎心,观察一下宫缩,都很正常:“你完全能自己生下孩子,只要你能坚持。再说只有经历自然分娩才知道做母亲的滋味,才会更好的关心疼爱宝宝,而且自然分娩出血少,恢复快,有利于宝宝建立正常呼吸,减少窒息的发生,新生儿的并发症也会减少,这有利于宝宝以后的生长和智力发育。你难道不愿意自己的宝宝聪明健康吗?”“当然愿意。”米娜眼里含着泪花点了点头。
骄傲的新妈妈
由于米娜的配合,产程还算顺利,在宫口近全的那一刻,她已经疲惫不堪,我抚摸着米娜的额头安慰着:“孩子马上要出来,你就是骄傲的妈妈了,现在需要你最后一次努力就会成功了。”她精神一振,也似乎更有信心。
终于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发育正常,哭声良好,一分钟评分10分的健康男婴诞生了。我冲米娜伸出大拇指,她虚弱笑了,头发因为出汗一绺绺贴在额前,接着眼里流出幸福的泪水。
回到病房,米娜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终于知道母亲生育我的不易了,我以前没有经历过不知道母亲的艰辛,这次深有体会,以后我会好好疼爱母亲的。”
产后会忧郁?
第2天去病房,看到米娜默默躺在床上流眼泪。她说自己不会换尿布,更不会为孩子包小褥子,婆婆还没来得及从外地赶来照顾她娘儿俩。
我告诉她,初为人母都要经历这难以适应的窘迫和尴尬,因为习惯过去那种轻松和谐的二人世界,转眼间增加了一个宝宝,年轻的爸爸妈妈就会变得束手无策,疲惫不堪。更重要的是,分娩后,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人的情绪变的很不稳定,容易发怒急噪沮丧绝望,甚至造成“产后忧郁症”。
由此我和其他护士一起指导米娜正确的婴儿包裹方式,加强心理指导,并告诉她照顾孩子要有耐心,心情要保持愉快,拥有充足的睡眠,因为天下父母都是这样辛苦耐心抚养下一代的,如果情绪低落直接影响身体康复和乳汁的分泌。
渐渐地,米娜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努力地学习照顾孩子,与老公又有说有笑了。在她出院的时候,看着她抱着孩子依依不舍地离开病房,再三向我们告别,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也衷心祝愿天下所有所有的宝宝健康成长,年轻的妈妈们都拥有一份美好的心情。
对于新手妈妈而言,生孩子完全是一件没有经历过的事,所以,往往从阵痛开始就会感到十分惶恐和不安。因此,最好能够在迎接宝宝到来之前,充分了解产程进行的情况,这样才能信心十足地走进产房。
文/王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