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练习机
首页 漂亮妈妈 孕前准备 怀孕期间 产前产后 婴幼儿护理 早期教育 胎教音乐 儿童读物 防辐射服 婷美内衣
宝宝咬乳头的应对方略(图)


  问:

  你好!

  我的宝宝6个月大,正在长牙,前天她在吃奶的时候居然咬我!真的好痛哦!我很害怕她会再咬我,因此,每次喂奶时,我都变得很紧张。有人建议我干脆断奶算了,但是我不愿意,还想再母乳喂养一段时间,我该怎么办才好呢?宝宝这么小,要怎么样才能让她知道这是不对的呢?

  北京心晴

  答:

  听到您的问题,完全可以理解您的担忧与焦虑!通常第一次被宝宝咬的时候,我们都无法预知,这种惊慌、害怕的感觉,一定是会有的。

  宝宝长牙,牙床肿胀,会有咬东西减痛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想些聪明的办法来解决。若是因噎废食,实在可惜。正在哺乳的新妈妈要学习分辨宝宝的吸吮动作,事先防备,这样,就可以不用再担心害怕了,更不必为此给宝宝断奶。

  喂奶时要感知宝宝的吸吮动作

           

  首先,如果您发现宝宝长牙有新征兆,就要在喂奶时尽量保持知觉。通常宝宝在吮吮乳房时,会张大嘴来含住整个乳晕。错误的吸吮动作是宝宝的嘴巴只含住乳头,这样就容易因姿势不良而导致妈妈的乳头破皮。所以,在宝宝吃得半饱时,您不妨留意一下宝宝的吸吮位置是否改变,若宝宝稍微将嘴巴松开,往乳头方向滑动,就要留意了,要改变宝宝的姿势,避免乳头被咬。

  有的妈妈建议,这段时间在喂宝宝吃奶时,尽量把宝宝往自己的身上靠紧一些,避免宝宝在吸吮末了,嘴巴靠近乳头时忍不住咬下去,这样可能有效。

  舒缓宝宝牙龈肿胀的不适

  如果妈妈感觉宝宝可能快要咬您了,一定要尽快把食指伸入嘴里,让宝宝不是真的咬到乳房。还有,宝宝已经吃够了奶,最好不要让宝宝衔着乳房睡觉,以免宝宝在睡梦中,因牙龈肿胀而起咬牙的冲动。建议您可以在宝宝熟睡之后,将干净的食指或小指,缓缓伸入宝宝口中,让小宝宝松开乳房。

  此外,您也可以让宝宝咬原料无毒的固齿器,来缓解牙龈肿胀的感觉。冰凉的固齿器、小萝卜、冷冻过后的苹果切片或小手帕,也能帮助舒缓宝宝的不适。当然,必要时可以请教儿科医师,看看是否有缓解宝宝长牙时牙齿不适的牙龈药膏,当宝宝不舒服时,涂抹在她的牙床上。找个安静的角落喂奶

  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变得容易受外界吸引,因此,在喂奶的时候,最好找个安静、较少受影响的角落来喂奶。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宝宝受到外界环境的吸引,突然转头而拉扯到乳头,否则妈妈的乳头会很容易受伤的。

  找出问题症结再解决问题

  除了宝宝长牙之外,如果使用人工奶嘴,出现鼻塞不适、喝奶量降低或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时,都有可能导致宝宝咬妈妈的乳头。解决问题的重点是,先找出问题症结所在,进而再解决问题。

  如果宝宝是第一次咬疼你,请先保持沉稳,不要对宝宝大叫或大骂,而让她受到惊吓;也不要急着拉出乳头,建议您,不妨先深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等自己心神比较安定时,再让宝宝松口,然后好好检视一下自己的乳房。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您一时着急,反而拉伤乳头。在被咬之后,您也可以暂停喂奶,给宝宝固齿器,并且用严肃的口气告诉他:“这个才可以咬,妈妈的乳头不可以咬。”不要以为宝宝小,什么都不懂,其实,她会对妈妈的语气产生反应。

  共同分享喂奶的经验与知识

  事实上,母乳通常可以一直吃到1岁多。宝宝咬妈妈乳头,只是亲子哺乳关系上的小小挑战!最怕的是,常常有人叫妈妈给孩子断奶,如此一来,经常会带给喂母乳的妈妈很多心理压力与恐惧。

  其实,当您遇到阻碍而需要支持时,最希望的就是有人能与您分享喂奶的经验与知识。如果您需要其他相关的母乳哺喂资讯,我会很乐意与您分享交流,更愿意支持您继续母乳哺育的心愿。好好享受这段时间,宝宝成长的速度是很快的哦!

可能原因身体征兆对 策
要长牙牙龈肿胀、热、红1使用冰凉后的固齿器,确定宝宝的牙龈较舒服时再喂奶。
2注意宝宝的吃奶状况,若是已经吃饱,就该让宝宝离开乳房。
3保持警觉,当宝宝吸吮动作改变时,就暂停喂乳。
4为宝宝擦牙龈肿胀止痛膏(医生指定宝宝可用的药物)
5为宝宝按摩。
鼻塞 宝宝流鼻涕,无法顺畅舒服呼吸1用吸鼻涕的吸器,将宝宝的鼻涕吸出。
2 利用薰蒸(加入盐)的方式,使宝宝的鼻塞状况改善一下。
3遵循儿科医生提供的用药与居家照护原则。
4为宝宝按摩。
人工奶嘴吸吮因吸吮人工奶嘴与吸吮妈妈乳房并不一样1暂时停止使用人工奶嘴。
2学习其他安抚宝宝 的方法。
乳量降低 宝宝会因吸不到奶水而哭闹1找出乳量降低原因。
2遵循泌乳的原则——频繁喂奶(或频繁集乳、不添加人工奶)
3保持放松心情。
4持续夜间喂乳。
容易受干扰此时的宝宝对外界都很好奇,喂奶时,喜欢东张西望 1找安静的地点喂宝宝吃奶,以免宝宝分心。
2哼唱小调或与宝宝谈话,或者抚触皮肤来安抚宝宝,使宝宝将注意力放在和您的互动交流上。

            文/赖慧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