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练习机
首页 漂亮妈妈 孕前准备 怀孕期间 产前产后 婴幼儿护理 早期教育 胎教音乐 儿童读物 防辐射服 婷美内衣
和十二个月的宝宝一起成长


  宝宝贝贝要满周岁了。这对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安琪儿出生至今还没见过面呢,在他们满周岁之际,我们请来学前教育专家丁昀、儿童心理专家高鸿云和宝宝、贝贝及其家人,欢聚一堂,感受宝宝贝贝的成长快乐,也让专家从宝贝的行为、智能、心理、性格诸方面作动态的评估。

  周岁是婴儿生长发育阶段的一个重要时期,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坐标。从这时起,意味着他们长大了,不再以月龄来计算他们的成长,在大人的眼里他们也不再是“小毛头”,而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格的个体。虽然他们还不会用语言,走路也还摇摇摆摆,一切都得依赖着成人,但是他们已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初步的喜好,有了鲜明的感情取向。总之,十二个月的宝宝贝贝正迈开他们重要的人生之旅。让我们一起见证他们在人生舞台上的第一次展示吧……

  引子

  时间:周日上午十点

  天气:晴天,有明媚的阳光。气温12℃左右。室内有空调。

  地点:上海儿科医院康复中心活动室。

  说明:为了找一较合适的场地,记者寻觅了多处,尽管两个家庭的居住条件都不错,但会有一方对环境熟悉,另一方陌生,而环境对小宝宝的自然表现太重要了。如果借用幼儿园的教室,其中的环境布置、现有的玩具不适合1岁宝宝的年龄特点。如果到营业性的玩乐场所,外界干扰因素太多,易使宝宝贝贝分心,稍大孩子的冲撞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我们终于找到了一处训练孩子感觉统合而设计的场地。和两个孩子居家活动的场地不同,这个活动室空间比较大,有许多大型的运动器材,地面和墙裙用柔软的材料包裹,每一处都是浑圆而柔和的,除了宝宝贝贝的年龄不适合玩的大型玩具(在专家的关注下,不让他们靠近),他们可随心所欲的自由玩耍,没有任何危险和羁绊。

  小提示:

  *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为孩子创造这样一个空间,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在带这个年龄的婴儿外出玩耍时,一定要注意场所、环境、设备的选择。

  第一乐章――登场亮相

  十点,正是宝宝每天雷打不动的睡觉时间,路上汽车的摇晃和颠簸更加剧了对宝宝的催眠。于是沉睡的宝宝静静登场。眼看热闹的欢聚因了宝宝的熟睡不得不延迟,妈妈和外婆急了,捏小鼻子、拍小脸蛋,叫着、摇着……可宝宝依然我行我素,睡得正酣。妈妈使出绝招:让宝宝站直+弹耳朵,终于宝宝十二分不满意地哼哼唧唧地醒了,嘴巴张大正欲哭闹,在妈妈的及时抚慰下,看着这么些“专程考察他表现”的陌生人,很绅士地合上了小嘴。

  贝贝是在妈妈的怀抱里“闪亮登场”的,乌溜溜的大眼睛环顾着在场的所有人,仿佛在家里那么自然。外婆、妈妈引导她叫人、打招呼,她眯起眼睛朝你柔柔地一笑,熟稔的样子像面对老朋友一般,被招呼者自是笑逐颜开。小小的贝贝已开始展示她天生的外交才能。

  第二乐章--活动正餐

  一.准备活动

  在专家的指点下,两位妈妈抱着宝宝、贝贝率先进入了活动室。妈妈将他们放下地,宝宝贴着妈妈站着,贝贝也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但他们的眼睛不停地环顾四周,眼神中不乏新奇和喜悦。显然他们喜欢上了这个陌生的地方。

  妈妈们看着孩子只是粘着她们,便带头玩起来。芳芳找出宝宝最喜欢的小球逗引宝宝,滚出去让他去捡。小华拿出家里带来的贝贝喜爱的小嗽叭给她吹。在妈妈几次三番的引导下,宝宝贝贝开始自已玩了。两个小人儿互不影响、互不干涉、互不侵犯各自玩自己的。

  仅仅一小会儿,宝宝便爬向妈妈,妈妈抱开他让他自己玩,不一会儿宝宝又爬向了妈妈。贝贝在妈妈的带领下愉快地玩着,妈妈稍稍离开她,她自顾自地玩,妈妈离得远了,则手指点着“哎哎”地叫妈妈。渐渐地,宝宝和贝贝适应了这个全新的环境,不再注意妈妈,自得其乐地玩着。

  二.严峻考验

  看着宝宝、贝贝已自如地、开心地玩耍,专家给他们出了一个难题:“命令”妈妈离开!妈妈们悄无声息地走出了活动室……

  宝宝马上发现妈妈不见了,他神情紧张地抬头四周看看,咧开嘴想哭,看看周围,又看见贝贝依然安定地玩着,复又低下头玩着手中的玩具。过了2、3分钟,贝贝感觉到了异样,怎么没有了妈妈的声音?她抬起头发现果然妈妈不见了,于是“哇”地一声大哭起来,紧跟着宝宝也哇哇大哭。达到了检验的预期目的,专家急忙让妈妈进来,妈妈抱起宝宝、贝贝,他们立刻止住了哭泣。一会儿雨过天晴,他们又投入地玩耍。可贝贝“吸取了教训”时时拉着妈妈的手,妈妈离她稍有点距离,她马上走到妈妈身边。

  专家评点:

  从开始活动和小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出宝宝、贝贝与母亲建立的关系:

  宝宝的表现:母亲在场时,能很快适应陌生环境,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兴趣,能离开母亲独自玩耍。当和母亲分开时,十分敏感,立即表现紧张,但能够克制并谨慎地玩耍,一旦周围环境中出现其他孩子的哭泣行为,也随即出现类似行为,但反应强度适中。一旦重聚,情绪立即缓解放松,重新恢复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和探索,和分离前无差异。

  贝贝的表现:母亲在场时,也能很快适应陌生环境,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独立探索。对母亲离开不敏感,仍能独自玩耍,但一旦察觉,随即情绪表现强烈,大声哭泣。一旦重聚,立即破涕为笑。但对母亲较前依恋,更少离开母亲。

  这时期孩子的主要特点是和母亲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表现为母亲或主要抚养人是这个时期孩子心目中的安全基地,孩子通常在这个“基地”附近探索世界,了解环境,学习知识。如果孩子没有和抚养人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孩子将表现为要么对母亲在或不在无所谓,要么和抚养人在一起时仍不能情绪放松。依恋关系的建立对于培养孩子的能力和自信,将来与人建立正常的交往关系,维持积极的情绪十分重要。贝贝和宝宝与母亲均有良好的依恋关系。

  第三乐章――个性表现

  经历了与妈妈分离的波折,宝宝和贝贝又粘向了妈妈。玩着玩着,宝宝又爬进了妈妈的怀里;贝贝不愿意再独自玩了,她更多的时候牵着妈妈的手,一会儿又玩起了妈妈衣服上的带子,突然她的注意力移向了门外,拉着妈妈向门边走去,走到门边,也许贝贝发现活动室的大门和家里的不同,于是又玩开了大门的开开合合。大家发现贝贝注意力的转移,源于门外外婆的说话声,于是被“拒之门外”的两位外婆马上被邀请共同参与进来。

  毕竟外婆和宝宝贝贝相处的时间更长,在她们的引导下,两个小宝贝又一如既往投入地玩耍起来。宝宝闷头自我找乐子,贝贝则有意无意地用1岁婴儿的方式与他打招呼:宝宝正想去拿滚向他的小皮球,贝贝捷足先登伸手一把抓过皮球,也许宝宝对陌生的贝贝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或许是lady first的天性?看着自己心仪的玩具落入她人之手,他并不像在家里与小表哥抢夺玩具一般,只是看了贝贝一眼,又转而玩自己的去了。在以后的活动中,宝宝和贝贝之间的身体接触,如互相行动中的碰面,玩具的转换,都是以贝贝主动交流为主,宝宝似乎对旁边有个小玩伴并不在意,而贝贝则有意识地用脚轻轻踢踢宝宝,甚至一次两个人距离相近时用手摸摸宝宝的脸蛋。

  宝宝一直埋头顾自玩着,发现一项新的或者是刚才玩过的玩具,总要拿在手上探究一番;贝贝在玩耍过程中碰到一点困难,总要将小手伸向外婆或妈妈寻求帮助。

  专家评点:

  宝宝较少关注周围人的反应。遭遇困难,能想法自行解决,很少求助。表现执着,自得其乐。成功时,能自我鼓励(拍手),同时也希望得到他人赞许。贝贝较频繁表示对他人的关注。一旦遭遇困难,表现为积极求助,尽管不会说话,但已能自如应用表情、眼神、动作和他人交流。

  但由于各自气质的不同和教养方式的不同(宝宝母亲较多处于旁观状态,对孩子传递的信息反应较为平静;而贝贝母亲对孩子的反应则较为积极),宝宝和贝贝的行为表现也不同。宝宝更习惯于独立解决问题,而贝贝则更善于交往。各自的个性行为特点已初现雏形。当然,这是先天和后天结合的产物。

  宝宝贝贝的这些个性表现在下一个重彩活动中体现得更加显明。

  第四乐章――行为发育(爬坡“比赛”)

  看着两个小朋友对现有的玩具逐渐失去了兴趣,妈妈们发现了小小的滑梯,说是滑梯其实更是训练孩子行走的小斜坡。宝宝贝贝对这一异乎寻常的玩意儿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在他们原有的体验中,尚未有过改变惯常用力习惯(无论是爬还是走)的“玩具”。小斜坡给他们带来很多新鲜的感受。

  宝宝发现小斜坡,马上手脚并用爬将起来。起初,没爬几步就滑了下来,宝宝并没退缩,头也不抬,继续往上爬。终于,他能爬到斜坡的一大半了,接着又尝试往下爬,他小心翼翼地用手抓着边框,一条腿斜跨出去,另一条腿慢慢移上,可以看出,宝宝的脸上也颇为紧张,但他并没有向站在他附近同样紧张的妈妈瞥一眼(妈妈被外婆告知:让他去),几多努力后,他终于如愿以偿。于是爬坡成了他唯一一桩乐事,爬上、爬下……每次爬到平地时,他都会朝着坐在他对面的外婆们露出舒心的笑容,外婆则及时给予奖励:边拍手边高呼“好呵”,宝宝也笑嘻嘻地为自己鼓起掌来。

  起先贝贝对斜坡也颇感兴趣,她按照自己的习惯试图往上走,显然她行走能力的发育还不足以让她自如地登坡。贝贝走不上去,便把手伸向外婆,寻求外婆的帮忙,外婆鼓励她:自己走。贝贝得不到外婆的及时帮助,急急地发出哼叫声。在外婆的搀扶下贝贝也顺利地登上了坡顶。

  专家建议,让贝贝爬坡,妈妈将贝贝放下,但倔强的贝贝依然站起来,仍然伸出了求助的小手。不一会儿,贝贝对这个难以征服的玩具失去了兴趣,去玩其它玩具了。玩着玩着,看到宝宝仍在玩斜坡游戏,她又加入到了这个行列。

  专家评点:

  从宝宝和贝贝对待同一个他们从未遇到、又有一定难度的玩具,以及整个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贝贝站得很好,已经能够自己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贝贝基本处于站立的状态。发现斜坡、阶梯等地方,贝贝的站立受到考验,她就会伸出右手,要妈妈或者外婆牵住她的手。妈妈和外婆相比,贝贝牵外婆的手更多一点。宝宝则是基本上在地面上活动:他爬行、拿玩具。如果他想干什么事,他马上爬过去。

  2.从两个孩子的爬行和行走动作来看,都处于这个年龄段的水平。但是,造成两个孩子爬行和走路差异的原因,在于抚养者对于婴儿的不同回应造成的。从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来看,爬行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贝贝在刚会站立时,就有外婆注意到,扶住她。而宝宝也有外婆带,但是平时外婆还要做其他家务,所以,让他独自活动的时间比较长。这一点,在贝贝和宝宝遇到困难时非常突出:宝宝马上爬过去,或者坐下来,调整身体再爬;贝贝则向周围的成人,尤其是外婆发出“求救”信号,如果没有及时赶到,她还会做出特别的表情,发出情绪的信号。

  由于爬行对于婴儿成长的重要意义(不必赘述),因而像贝贝这样的孩子,仍需要一定的训练。只要在他们爬行的时候,不回应他们,不给予帮助就可以了。

  3.宝宝在进行一件有兴趣的事情时比较专注,不易受到打扰。对于有兴趣的事,他会反复尝试,体验快乐。整个攀爬过程中,宝宝自然体会到控制住身体的成功体验,笑得非常满足。当发现爬下来的乐趣时,他一个人反反复复多次,每一次爬到底下都笑。然后他选择爬到中间就转身爬下。后来甚至试图直接从中间跨上去,(再爬下)。这里明显感到宝宝的专心,还有在探索中作出的选择。

  4.从中,我们发现两个孩子的不同认知方式。宝宝可能要引导他注意周围的事物,同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探索。对贝贝则要减少对她的关注,让她有独自活动的机会。

  5.和宝宝比较起来,贝贝较多关注成人的眼光。反过来,成人对她的关注也比较多。因此贝贝在活动中寻求外在的评价多于自身的体验。在她走斜坡的时候,由于无法独立行走,所以非要成人的搀扶;一旦无法及时满足,就要出现情绪。从个体的经验积累的角度,贝贝的抚养人应当注意。宝宝的情况可能需要在他能够表达以后,经常与他交流,鼓励宝宝表达出来。

  第五乐章――自我感知(照镜子)

  对镜子的反应、是否能认识镜子中的自己、认识镜中反射的镜像……从婴儿7、8个月起这些就是评价其不同的年龄段自我感知发育能力的标准之一。我们的专家也就此“考察”了宝宝贝贝。

  妈妈抱着他们来到了另一间活动室,宽大的镜子呈现在眼前,宝宝、贝贝起先并没立刻进入角色,专家拍着镜子引导他们,宝宝、贝贝马上注意到镜子,学着专家拍着镜面。宝宝和贝贝在认知方面有了明显的发展水平:在镜子面前,看到镜中的其他人时,马上回头看,他们知道人物所处的方位。

  专家评点:

  照镜子是反映孩子自我感知能力的一种方法。宝宝和贝贝在镜子前均能意识到镜象和真实的区别,能认识到“镜象我”和“真实我”的联系,反映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自我感知能力。这是孩子自我意识产生的基础。

  本期评点专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室丁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学心理科教授高鸿云。

  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