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维生素B1将影响神经系统
容易缺乏维生素B1的年龄,主要发生在1~4个月婴儿(婴儿脚气病)及成人。其维生素B1缺乏的原因为:母乳哺喂的婴儿若母亲饮食缺乏维生素B1、施行透析治疗患者、使用精制白米者、长期使用静脉营养者、处于高代谢状态者(如发烧、感染、剧烈运动)等。
案例
妮妮现在8个月,妈妈一直使用母奶哺喂,却发现她的食欲越来越不好、呼吸短促、轻微水肿以及抽筋现象。送医院检查之后,发现她有全身性症状,包含心脏扩大、肝脏肿大、神经病变、消化障碍等异常,一连串的抽血检查后,发现血中维生素B1浓度偏低。儿科医生使用高剂量补充治疗,很快地,她的症状便改善了。妈妈心中仍然充满疑惑,为什么妮泥会有如此症状呢?
维生素B1在身体内的作用
维生素B1又称抗压力维生素、抗神经炎维生素、制神经素。它是B群的基本成员,主要是扮演食物中的糖与醣类(淀粉)在消化过程中的处理角色,最后产生能量;同时也与肌肉协调及维持神经传导密切相关。维生素B1亦有中度的利尿作用,可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若水分太多时,会将多余的水分排出。当个体遭遇生病、压力、变故或手术时,则需要更多的维生素B1。
主要表现于下列几项:生化上作为脱祥和转酮作用时的转酶,主要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的代谢,葡萄糖专成焦葡萄糖,以及焦葡萄糖转成乙酽辅酶A之过程中会需要它,此与脂肪代谢合成有关。另TCA cycle(三碳酸环)代谢产生能量中也需要它。维生素B1与葡萄糖转化成五碳糖(pentose)有关,而五碳糖是核酸(DNA)合成所需的碳架,经transketolase作用后而成。此外,它对于食欲、造血、糖类代谢、循环、消化--胃酸产生、能量、生长、学习能力、肌肉调适的维持(小肠、胃、心脏)各项都有促进的作用。
维生素B1大多从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B1在结晶或酸性溶液中,非常稳定,即使有高热的情形下,亦很稳定。对热稳定,但与水共同加热时,则易被破坏。在中性或碱性状态下稳定性并不好,另外对紫外线照射亦不好,故要储存于褐色的罐中。
在植物和某些低等动物中,硫胺(维生素B1)可被合成。动物肠道中的细菌也可合成维生素B1,维生素B1的合成依赖很多的因素来促进,譬如食物的摄取等,在人类几乎完全依赖食物中的摄取。
维生素B1食用后很快地由小肠吸收,而在体中磷化后转变成具活性的硫胺磷酸转酶(cocarboxylase)。此反应可发生在大部分的组织中,但在肝脏细胞中为最多。在100毫升血球中,硫胺磷酸辅酶约含有10毫克,而血清中约仅含有1毫克的游离维生素B1。大量的硫胺磷酸辅酶,可能在白血球中发现,其量也许大过0.1升/100毫升。少量的磷酸化型式可产生在动物细胞中,但身体是不能储存此种游离维生素的。去磷酸作用可发生在肾脏内,大部分的游离维生素和嘧啶(pyrimidine)是由尿液中排出。某些鱼类含有热不安定酶(thiaminase),此酶可破坏硫胺维生素(B1),此现象可导致维生素B1的缺乏症发生(据报导:日本人约有3%的人口具有维生素B1缺乏现象,这些人都喜欢吃生鱼片)。
哪些人容易缺乏维生素B1?
维生素B1缺乏的发生率有多高呢?在美国与西方国家发生率未知,因缺乏个案极少,只有在成人病患中,慢性酒精成瘾者与肠胃疾病患者可见。然而在爱滋病患者中,曾经报告有严重缺乏病例。在亚洲国家中维生素B1缺乏就是常见,并且主要与食用碾磨过的白米有关。因为维生素B1存在米粒外壳中,碾磨过程会遭破坏;例如在印尼低收入家庭的发生率可高达66%。
而因为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罹病率与死亡率有多少呢?这主要的决定因素在于心脏衰竭程度,以及是否有适当维生素B1补充而定。
至于维生素B1缺乏的年龄,主要发生在1~4个月大婴儿(婴儿脚气病)及成人。其维生素B1缺乏的原因为:母乳哺喂的婴儿若母亲饮食缺乏维生素B1、施行透析治疗患者(如肾衰竭患者)、食用精制白米者、长期使用静脉营养者、处于高代谢状态者(如发烧、感染、剧烈运动)。
维生素B1不足各器官均受影响
维生素B1缺乏时,对身体各器官如:脑、耳、眼、毛发、心脏、神经系统均有影响。一般会造成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表情呆滞、心情烦闷,严重者最后导致衰弱而死亡。心脏可产生脂肪变性、心纤维坏死、心动缓慢、心衰竭;肝脏可见脂肪变性及出血;肠道有肠黏膜发炎、溃疡、出血变化;中枢神经系统则可发生麻痹导致死亡;皮肤则有水肿、发绀情形。维生素B1缺乏发生在婴儿时,则会发生抽搐、呕吐、厌食、绿便及婴儿猝死症候群。
由于体内储存量有限,缺乏时常发生多发性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障碍、疲惫、易怒、过敏、神经质、手脚麻痹、对痛与噪音敏感、心周围疼痛、呼吸短促、脚气病。
可以使维生素B1功能增大的营养素包括:维生素B2、叶酸、於碱酸、维生素C、锰、硫。而有些会拮抗的物质及状况,会影响维生素B1的需要量,如酒类、咖啡、烟草、过量的糖、蚌、发热、紧迫、手术。
各年龄层的需求量不同
各年龄层维生素B1需求量(请见表一)不同,一般建议为男性:1.5毫克,女性:1.1毫克,妊娠妇女:1.5毫克,哺乳期妇女:1.5毫克,婴儿:0.4毫克,幼儿:1.1~1.5毫克。
再者碳水化合物吃多的人,维生素B1需求量要增加。如果每餐中蛋白质或脂肪吃得较多的人,维生素B1可减少摄食,尤其是专吃蛋白质的人。特别注意有下列情形时维生素B1需求量会增加:发热、甲状腺机能亢进者、肌肉活动频繁者、孕妇或哺乳者。
一般而言,每1,000kcal(千卡)的能量,约需0.5毫克维生素B1。而在压力发生时,就要增加维生素B1。维生素B1的需要量与醣类、热量的摄取量有关,另酒精摄取过量时容易发生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时,会引起神经系统及肠胃道障碍,严重时会引发脚气病。维生素B1不会积在体内,食入超过5毫克就不会再吸收,过多的量会由尿液排出体外。但摄取过多的维生素B1会干扰维生素B2及B6的吸收。
壳类食物含量丰富
在一般情况下,婴幼儿奶粉中维生素B1的含量都会超过每日摄取建议量。而日常食物中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为精制的壳类、例如玉米、马铃薯;另外全麦面包、壳类、面粉、动物内脏、瘦肉类、家禽、鱼肉、豆类、坚果、牛奶、酵母粉、柑橘类、绿色蔬菜的维生素B1含量都较高。每百克食物中含有:全麦0.36~0.5毫克,85%麦粉抽出物0.3~0.4毫克,73%麦粉抽出物0.07~0.1毫克。全米0.5毫克,白米0.03毫克,米糠2.3毫克,牛肉0.6毫克以上,羊肉0.1~0.2毫克,猪肉10.毫克以上,鸡肉0.1毫克、豌豆0.36毫克、其他豆类0.4~0.6毫克、牛乳0.045毫克。
维生素B1的实验室检查
最佳的诊断方法,是评估使用维生素B1后的临床反应。可靠的检查可以借由全血中或红血球中的transketolaee活性,如果此一酵素活性升高15%以上,便有缺乏维生素B1的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项目检查,也可以提供诊断上的协助,包括:血中维生素B1、乳酸等。而在未来也可能被用来做为诊断之用包括:尿中维生素B1,维生素B1代谢物。脑部电脑断层或核磁共振可见非特异性变化,而脑电图则可见弥漫性慢波变化。再者,心脏超音波评估在有心衰竭症状者是必要的,在超音波上可见郁血性心衰竭及心室功能低下;而神经学检查及精神状态评估也是必要的。
哪些情况应该补充维生素B1?
有哪些疾病或症状须给予维生素B1补充呢?
包括:
1.特定先天代谢性疾病;2.贫血;3.消化系统疾病;4.充血性的心脏病;5.早产儿初期喂食补充(尤其前半年);6.体重儿初期喂食补充(尤其前半年);7.母乳哺育4~6个月后婴儿;8.经抽血证实血中维生素B1浓度偏低者;9.使用利尿剂时;10.糖尿病神经病变;11.癫痫使用Dilantin治疗时;12.爱滋病患者;13.高代谢状态者(如发烧、感染、剧烈运动);14.施行透析治疗患者;15.长期使用静脉营养者;16.婴儿猝死症候群之高危险群婴儿。
目前尚无口服大剂量中毒之报告,但曾有注射维生素B1后发现过敏反应之报告,可能是个人体质对维生素B1的敏感。故最好不要用静脉注射维生素B1,但一般营养点滴是无害的。
关于维生素B1的研究报告
1.在一篇1999年西班牙全国性调查报告中指出,虽然维生素B1每日摄取量不足并不高,然而血中含量却有逾50%以上偏低现象,显示建议量可能有提高的必要,或者有其他干扰B1吸收的因素。
2.荷兰一篇在2000年发表的论文中指出,有50以上怀孕妇女有血中维生素B1低下现象。尤其当孕妇有妊娠糖尿病时,往往治疗会使胎儿体重过轻。但若使用维生素B1补充于孕妇,便可以改善此一情形。理由是因为它对糖氧化,胰岛素分泌及细胞生长均极为重要,因此补充后,可以改善糖耐受性,以及刺激子宫内生长。
3.另一篇2000年的文章报导,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幼儿中,有近二成(18%)呈现维生素B1摄取不足现象,而在手术前的血中浓度测量,发绀性与非发绀性心脏病均有10~30%有低下情况,而在手术后,亦有约3成左右患儿表现出血中浓度低下,显示此群幼儿应重视维生素B1的营养状况。
4.在1992年,加拿大医生们观察到有12.5%住入儿科加护病房,以及2/3二接受化疗儿童呈现血中维生素B1偏低现象,表示这些高危险群儿童,应接受较高剂量的补充,以及饮食方面的加强。
5.在1990的两章文章报导指出,维生素B1缺乏在家族成员中常同时出现,显示可能有吸收或代谢上共通的障碍;此一缺乏也有异常高比例,出现在频死的婴儿猝死症候群幼儿及其母亲或兄弟姐妹中,进一步共通的障碍,此进一步显示有家族倾向。
给爸爸妈妈的几个建议
1.平衡饮食最能避免维生素B1缺乏及预防脚气病,尤其瘦肉类、牛肉、肝脏、酵母菌、豆类,全壳类或强化壳类及面包含量最高。
2.母乳哺喂的母亲要增加维生素B1每日摄取量,约每日需1.5毫克。
3.勿使幼儿吃过多垃圾食物,例如苏打水、脆片、糖果,以及高醣类未强化食物,这些都是造成维生素B1缺乏的不良食物。
4.尽量勿使用精制白米做为幼儿主食,因为其中维生素B1多已破坏贻尽;可以使用强化壳类或与面食类搭配使用,避免维生素B1缺乏。
5.烹调时切勿热度过高及烹煮过熟,以免水溶性维生素B1遭受破坏。
新生儿科主任/周怡宏